目前,AGV机器人入中制造业从根本上提升物流体系的运行效率,主要起到了提高生产智能化水平,改善工作环境,降低人力成本的作用。
AGV小车具有灵活转送、自动搬运、安全调度、高效控损的特点,其导航方式的不同在功能上也会有所差异,现今AGV机器人呈现出“四大导航方式”,下面米克力美带你分析它们利弊。
1.磁条导航
磁条导航AGV需要在路面上贴磁条,主要通过测量路径上的磁场信号来获取车辆自身相对于目标跟踪路径之间的位置偏差,从而实现车辆的控制及导航。磁导航不易受光线变化等的影响,现场施工简单,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低。
利弊分析:磁条导航AGV成本低、技术成熟可靠,对于声光无干扰性。磁条一旦铺设好后,维护费用非常低,使用寿命长,且增设、变更路径较容易。磁条导航AGV灵活性差,AGV只能沿磁条行驶,如果行车路段有铁(磁性体)时,导引带的磁力会受到影响而不能正常行车,需要其他传感器实现定位站点功能。
2. 二维码导航
二维码导航AGV通过摄像头扫描地面铺设的二维码,通过解析二维码信息获取当前的位置信息。二维码导航通常与惯性导航相结合,实现精准定位,对陀螺仪的精度及使用寿命要求严格,对场地平整度也有一定要求。
利弊分析:二维码导航AGV定位准确,铺设、改变路径容易,对声光无干扰。不过这种导航的AGV路径需要定期维护,二维码容易碾坏需要频繁更换,比较适合全自动无人化的环境,价格相对较高。
3. 反光板激光导航
反光板激光导航AGV需要在行驶路径的周围安装位置准确的反射板,激光扫描器安装在 AGV 车体上。AGV通过发射激光束,同时采集由反射板反射的激光束,来确定其当前的位置和方向,并通过连续的三角几何运算来实现AGV的导航。
利弊分析:反光板激光导航AGV定位准确,可在无光环境下运行,激光反射器成本较高,反射片与AGV激光传感器之间不能有障碍物,不适合空中有物流影响的场合,后期维护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4.激光场景导航
激光场景导航AGV是基于SLAM的导航原理。SLAM即同步定位与建图,指在未知的环境中,机器人通过自身所携带的内部传感器(编码器、IMU等)和外部传感器(激光传感器或者视觉传感器)来对自身进行定位,并在定位的基础上利用外部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增量式的构建环境地图。
利弊分析:激光场景导航AGV无需其他定位设施,定位精度高,灵活性好,可以在地图里任意修改AGV的行走路线;实时的环境交互,具备较高的智能化水平和环境交互的能力,能够适应多种现场环境。但是,激光场景导航AGV成本相对较高。
总之,AGV不同的导航方式,其路径柔性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米克力美激光AGV无需先铺设任何定位标识,可以在短时间改变运行的路径,便于工厂生产线的升级和导航路线的改变,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强,能更好地帮助制造业实现智能制造。